偏关县从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职责和强化作用发挥入手,严把选人用人、教育培训、作用发挥三个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实际工作中“不想、不会、不敢”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基层民主管理和治理法治化的进程。
选拔任用从严,着力破解“不想监督”的问题。针对村务监督工作中存在对监督有顾虑、耽误个人创收和履职能力欠缺等问题,出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操作规程》,创新选人用人模式,设定候选人选基本条件,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以保证选出的人员有意愿、有能力开展村务监督工作。从严把好入口关,规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一律通过全体村民大会选举产生,切实增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公信力。
教育培训从严,着力破解“不会监督”的问题。针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监督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监督等问题,县委组织部加大对村务监督工作的统筹力度,制定了村务监督培训计划,定期邀请专家就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监督途径、内容、程序,以及各种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培训,让村务监督工作者熟知职责权限、监督方式和监督流程,促使更好地履行职责。同时,要求包村干部每月组织村务监督委员围绕一个监督主题或者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研讨,对于立刻能够解决的,当场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上报乡镇党委予以研究决定。
作用发挥从严,着力解决“不敢监督”的问题。针对村务监督中存在的监督不力等问题,赋予各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两委”议事事项的知情权、审查备案权、质询权和建议权,让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腰杆“硬”起来。要求凡涉及村级财务管理、村宅基地审批、土地征占与补偿等事关村民核心利益的事项,在进行公开时必须有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签字才能生效,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权力落到实处。